我是一名“老兵”,南方电网贵州都匀供电局的一台10千瓦汽油发电机,我的编号是:LD-Q10,已服役8年。“海南文昌的台风在我身上刻下凹痕,贵州凯里的冰雹模糊过我的名牌。”作为应急保供的“老兵”,这次,我和来自广西桂林的“老战友”一起配资炒股网选,被塞进货车,奔赴黔南州三都自治县都江镇洪水肆虐的抢修复电最前线。
“坐稳了,这趟路可不好走。”桂林“老哥”嗡嗡地提醒。
目的,三都县,我听说这是个好地方。有历史悠久的古镇,如碧绿绸带的都柳江缠绕在峡谷之间。两岸青山巍峨、云雾缭绕,半山腰的水族木楼别具风情。村民们,白天在梯田里弯腰插秧,傍晚,又在江边悠然垂钓。那景象,像是一幅流动的《富春山居图》。而我们要去的都江镇,更是底蕴深厚,唐代就已设立建制。千年古茶树静静伫立,水族人热情奔放的斗角舞,银饰碰撞的清响仿佛就在山谷中回荡。
“最多3天!”我心里盘算着,“这场保供任务,手到擒来。”
40分钟变成了4个小时
“靠左行驶,注意前方塌方。”载我的车辆驶入通往都江镇的公路时,驾驶室传来了供电抢险人员对讲机的声音。我前面的桂林“老哥”,感觉它沉稳的身影似乎也带上了一丝紧绷感。
展开剩余75%我看到窗外那些身穿蓝色南方电网工作服的身影,有人在冒雨查看塌方点,有人合力推车。雨水顺着它们的安全帽檐流淌,浸透了工装,但它们眼神里的坚定,未曾动摇。
雨,时大时小,从未真正停歇。原本40分钟的路程,在无休止的停停走走、清障、避让、胆战心惊的挪动中,被拉扯成一场长达4个小时的煎熬。晨光早已褪去,阴沉的天色仿佛凝固。
“老哥,这路还能走通吗?”我在剧烈的颠簸中忍不住问,声音因车身摇晃而颤抖。“洪水这么凶,我怕咱们没到地方就散架了。”
桂林“老哥”沉稳地嗡嗡回应:“老弟,沉住气。看看那些‘南网蓝’,他们那么坚定地往前走,咱们这点伤疤算什么?”“老兵”特有的语调坚定有力。“等到了目的地,咱们得给村里亮起灯,让他们少遭点罪!”这话瞬间点燃了我内心的火苗,莫名的力量压下了原有的恐惧。
当“人民电业为人民”的字样在雨幕中出现时,已是下午。整整4个小时的颠簸,耗尽了我出发时的所有轻松。车辆驶入集结地——三都供电局都江供电所,这里没有古镇的宁静,只有硝烟未散的前线指挥部。泥泞的院子里停满了沾满污泥的抢险车辆,疲惫人员匆匆穿梭,对讲机的呼叫声此起彼伏。
“大家搭把手,把发电机卸下来。”我和伙伴们被暂时卸下,与其它来自四面八方的“战友”安置在一起。冰冷的雨滴敲打着我的身上,发出沉闷的声响。环顾四周,洪水肆虐过的痕迹触目惊心。我那关于“富春山居图”和“斗角舞”的幻想,此刻彻底烟消云散。
是的,这不是旅行,这是一场硬仗。短暂的集结后,我们一行62位“兄弟”被派往灾情最重的千秋村、连兴村等地。真正的考验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
“负罪感”涌上我的心头
离开都江供电所,向千秋村进发的路途,将“艰险”二字诠释得更加淋漓尽致。雨水将本就脆弱的路基彻底泡成了松软的泥潭。在一个巨大的弯道处,我们乘坐的抢险车深深地陷入其中,车轮在黏稠的泥浆中疯狂空转,车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,冰冷的绝望感瞬间包围了我。
“熄火,所有人下车,推。”三都供电局总经理郭敏用沙哑的声音喊道。没有半分犹豫, 十几名身着早已湿透、沾满泥浆衣服的抢险队员,跃入泥潭中。
“一、二、三,加把劲,推过去。”震耳欲聋的口号声,在雨雾弥漫的山谷中炸响。几十双手臂死死抵住沉重的车尾。汗水、泥水在它们脸上肆意横流,安全帽下露出的眼神却只全力以赴的狠劲。
车身在巨大的力量推动下,一寸寸挣脱泥潭。飞溅的泥点砸在我的身上。一种沉重的“负罪感”涌上我的心头,“是我这沉重的躯体,在拖累这群拼命的人啊!”
悬崖边上的托举
“发电机,抬过去!” 郭敏的说道。话音未落,抢险队员和闻讯的村民围拢过来。
“来,一起使劲!” 经验丰富的师傅蹲身抓住我的底座。七八双手稳稳地将我抬离地面。悬空的感觉让我很不踏实,脚下是碎石,每一步都可能打滑。抬着我的人们身体紧贴冰凉山壁,手臂紧绷,手心是汗,带着细微却清晰的颤抖,甚至能听到他们压抑的呼吸和急促心跳。“慢点”“靠里”“抬脚”,低沉的提醒是他们唯一的交流。
“过来了!过来了!” 激动的喊声打破沉寂,紧接着是村民热烈的欢呼声。抬着我的人们长舒一口气,脸上露出疲惫而欣慰的笑容。
“快!上我的车!”一位村民大哥立刻招呼。没有丝毫耽搁,我和其他“战友”被迅速抬上村民的小货车车斗。引擎响起,载着我们和抢险人员,冲向黑暗笼罩的村寨。
夜幕降临,山谷笼罩。供电员工熟练地叫醒了我。熟悉的轰鸣声响起,一盏、接着又一盏,昏黄的灯光在黑暗的村寨中亮了起来。
灯光照亮了孩子们好奇的脸,也照亮了抢险队员们泥污掩盖下、疲惫却无比满足的神情。
这点点灯光配资炒股网选,是黑夜里的希望。(吴吉、陈举)
发布于:北京市招财猫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